黄国民|林泉之心——2024当代山水画中坚30家学术邀请展
“林泉之心”是北宋郭熙提出的美学观念,作为北宋时期重要的山水画家兼理论家,其山水观念和精神内容汇集成的《林泉高致》,为后来山水画美学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创作基础。《林泉高致·山水训》中“林泉之心”代表了北宋山水艺术的终极审美目的:“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本意”,“林泉之心”对当代山水画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山水画是中国画之大宗,其中所蕴含的天、地、人和儒、释、道精神可谓至高且深。山水画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呈现出适应时代之大变化,笔墨趣味、画法探求都显示出有别其他时代之特点。大体而言,宋人山水强调以“格致”之学参悟自然本真;元人山水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注重文心再现,追求笔情墨趣;而明清山水则体现出了更加浓重的消极避世色彩,失去了“师造化”的传统。至20世纪之初,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四王”流风余韵一统天下的格局,文化维新人士不约而同地将批判目光对准“四王”画学正统。进入“现代性”概念中的山水画逐渐拉近了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历史时期,山水画改造的直接结果是引入西方的科学观念,复活传统的写生观,回归“师造化”的传统。这在一定层度上突破了山水画的题材界限,拓展了山水画的社会功能,形成了借古开今和引西入中两种取向并存、互为与融合的山水格局。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中国画的美学范畴,亦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发生变革。艺术的审美更趋于丰富、多元。但不论如何变化,在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化进程中,贯串其中的核心仍然是“传承”与“创新”。“传承”是艺术家获得艺术语言、传统知识的基础,“创新”是艺术家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时至今日,如何传承与创新,如何守常与求变,仍然是中国画家家面临的课题。
本次展览,以“林泉之心”为主题,聚焦于当代山水画的发展格局,邀请当代具有代表性的30位山水画名家,着力于对当代山水画坛之新的图式价值、风格特点和人文属性等方面的发掘、阐释和呈现,希冀能相对立体地、多维地展现当代山水画坛的创作格局,从中延伸出更多关乎于当代山水画发展前景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探讨话题。
主办单位:时代丹青文化传媒
中国资讯在线
21世纪经济网
中国财经新闻网
聚焦中文网
学术主持: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展标题字:霍春阳(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展览时间:长期
展览媒体:搜狐首页、网易新闻、腾讯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UC资讯,百家号等六十余家。
黄国民,山东省汶上县人,曾就读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北京凤凰岭书院中国书画学精英班,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
曾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程大利工作室助理导师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
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
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黄国民中国画工作室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副会长
北京西山兰亭书画院副院长
溪山五子成员
黄国民1961年生于山东省汶上县,祖籍山东省兖州市,早年得杨昌峰、杨耀先生亲授,程大利先生入室弟子。
先后就读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四届中国画名家班,北京凤凰岭书院中国书画学精英班,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事四十余次,并多次获奖。代表作获“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21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铜奖。2012年特邀参加英国伦敦奥运会美术大会,2016年特邀参加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美术大会,2019为2020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宾厅创作巨幅作品。
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美术观察》《书与画》《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
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电视台、奥林匹克艺术中心等机构收藏。
编入多部大型画册、典籍等。
出版有《当代著名画家技法经典 ‧ 黄国民写意山水》《中国画廊推介画家精品 ‧ 黄国民》、《当代名家写意山水画库 ‧ 黄国民》、《山水画名家 ‧ 黄国民》、《黄国民山水扇画精品》、《丹青典藏 ‧ 黄国民卷》、《中国美术家大系 ‧ 黄国民卷》等。
学 习 中 国 画 的 一 些 思 考
黄国民
中国绘画到了宋代,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他的“画面感”最好,到了元、明、清几代,到民国时期,“画面感”就越来越弱。但是一种中国画最重视的笔墨感以及书写性,从元代绘画到“四王”,特别是王原祁,这种“用笔感”越来越好。王原祁的用笔,可以说是在元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笔墨成就是最高的。“四王”里绘画性比较强的是王翚,他的画面表现形式很丰富。王原祁的画面变化就少一些。王鉴也是画面感比较好,但不如王翚,相对来讲,在“四王”里面“绘画性”掌握最好的是王翚。王原祁的用笔、用墨非常好,用笔的感觉高妙,书写性极佳,影响至今。所以说,读历史上代表性画家的作品,一定要看到他们之间的差距与不同,研究性的去学习。
比方说,王原祁的用笔,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用到宋人丘壑里边去,用这种用笔岂不是更好吗?假设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把他的用笔,换到马远的《踏歌图》里边,是不是可以呢?这时候你会发现,他那种用笔如果用到马远的《踏歌图》里边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个画面更温润、更诨厚一些,有了一种温情。这种笔墨的改变,就使它的画面产生了不同的画面意境。所以,就有前人提出来“用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用元人的笔墨,宋人的山水丘壑,构成画面。
但是通过研究中国绘画史来分析的话,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说这两者不可兼得,因为一兼得,“宋”、“元”都会失去自己的艺术审美特征。如果说你在马远的(画里)放上王原祁的用笔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就不是马远了,马远那所有的个性特性的东西都没了,那感觉又不对了。这就是说,一旦用这个“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的时候,这种独特的审美就削弱了。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的艺术创作,宁愿是一个小山包,因为它具备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宁愿是座丘陵,也不要依附于大山之上。成为一座高山的一面山壁或一个部分,失去自我的审美价值。所以说,在艺术创作上,你要有符合自己个性的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哪怕它的高度不够。就算它跟大山山脉是整体关系,但也不要失去自己的独特个性追求,这样它才会为山脉的变化和内容起到丰富的作用。
这也许就是艺术追求个性和独特面貌的理由吧!这就是说,为什么个体的艺术创作,有时候会和共性、和文化的统一性,或者说源和流的关系,会产生一些矛盾,或者会形成新的分支河流,只有这样,他才能凸显独立存在的价值,但是他们的根基必须是中华文化,就像世上万物皆有灵,但都在黄天厚土的怀抱中。这个山包丘陵,有可能会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最后也会成为一座凸起的高峰,而以前那座高的山峰,有可能会塌陷沉寂,变成海洋。而这个原来小的地方就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就像有好多摆玩奇石的,它不就是原来山里边的其中一块嘛,但是它独立到一个平台,独立到一个庄园,独立到一个区域的时候,它就是一座峰。所以往往在我们的艺术创作里,说源自于传统的时候,可能就是这个道理,但如果说你没有个性审美的话,你就没有独立的艺术价值,这样的话,你将来的价值可能只是一个绘画语言的传承者,不是一个创作者,你在绘画语言里就没有宏扬和发展的贡献。比方说咱们传统语文的字义、语句组织方式等,都会随着时代在不停地发展,但是它一直会有一个最根本的字义在那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字句会发生一些变化,像我们现在的网络语言,在改变演绎原有的字义。但是现在的改变,它也要源自于原有字义的那个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这种语言厌倦之后,就会失去它的意义,这个字义又会回归到最原始的那个“本义”上去。这些新的网络语言,有可能会成为中华字典里的一种解释,也许就被后人摒弃了。而能解释它的永远是最“本初”的那个字义,所以说,它会回到这个字的本源。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学习,第一,要根植于事物的本原。用一种最普通的说法就叫“根植传统,开拓创新”,在学习中我一直在讲这个本原的东西,在生活中,在创作当中,你会发现,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还是其它的任何艺术形式,只要他的这个“原”没有抓住,后期的创作以及发展都会停滞,他的艺术生命就会僵化。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杨振宁先生的伟大是什么?为什么现在我们一提起现代的这些高端科学、前沿科技的时候,都会提到他的卓越贡献。因为他是一个从事基础物理研究的人,他的好多研究,都为后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好多画家,为什么越画越差?因为他们不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根基去思考绘画。单就绘画语言而言(基础)没打好,不牢固。有一些人他就是因为这个“基础”不牢,画画是东拼西凑,让他独立完成一幅创作,动半天脑子也想不出画面来。我们的绘画创作肯定要源自于传统,传统是什么?是文化,是绘画语言本体。生活是什么?是你对天地万物的感悟,通过感悟才能跟前贤气息相接,你读书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跟圣贤离的很近,就像是昨天和今天,你会发现缩小了很多距离。只要你读中国的文化经典,你离“自然”越近,你的心就会归于“大道”。“人文”包含的内容你会慢慢地去反思?所以古人讲“格物致知”,你只有格物,穷究事物的原理,观察体悟,才会有所收获。另外,你回头再看看古人讲的是不是跟你想的一样,如果接近的话,那就为你的思考找到了正确的佐证,因为古人看到了,你也看到了,千百年以后,你们同时看到了理解了它的存在。他的那个时空和你现在的时空交汇,想到的东西会相近,这也许就是“道”的一种体现。如果说你又有了新的发现,和古人又有不同,不同在哪里?还有不断的研究论证。绘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他的发展,肯定要源自于传统,这个毋庸置疑,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文化语言体系。同时应到自然天地之中,以写生的方式,写生的意义就在于去感悟自然界当中的生命状态,感悟“天地大道”。用自己体悟到的绘画语言加之古人的绘画语言,相互印证,再写出自己的思考和人生境界来。更多的“你”形成一个时代的审美价值的时候,这个时代就会形成与前代的不同。但是又同在一个文化的根系上,这样就会一代一代的发展,有可能会丢掉前一代的某个优点,也许会放大一个缺点,再形成一个优点,会不停地在这个根系上起伏、前进、变化。我们有些画画的人不注重思考这些问题,只是把大多数精力用在怎么完整画面、色彩、构成……不停地去寻找形式美感,搞各种形式的新奇创作与刺激,寻求样式的突破。艺术创作,不是换衣服。而文化的滋养会使你自身变得强健,有坚韧旺盛的生命力,你穿什么衣服都无所谓,体现出来的都会是符合内在美的精神气质。
2022年4月26号晚23.39.黄国民三稿于华英园
(杨明远录音整理文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