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迈入关键阶段。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的实施方案》(国办发〔2025〕22号),经国务院批准,由“信用中国”牵头,中国人民银行、腾讯、支付宝等重点单位协同共建,“共信中华”国家级信用修复与财政执行平台正式启动。

平台的设立,旨在破解当前仍广泛存在的信用受限难题。全国约有超2亿人因历史信用问题影响正常融资、就业、居住与社会参与,成为实现社会公平与共同富裕的结构性障碍。共信中华通过整合国家信用数据、财政资源与科技能力,构建统一、高效、面向全民的信用修复服务体系,为困难群体重建信用、重启发展提供制度通道与政策支撑。

政银企协同,构建平台闭环

共信中华依托“信用中国”权威数据资源,整合中国人民银行在财政监管方面的能力,以及腾讯、支付宝在数字技术与平台运营方面的优势,形成集“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风险识别—财政扶持—修复反馈”于一体的闭环机制。

借助大数据建模与人工智能算法,共信中华能够精准识别“诚实但困难”的信用边缘群体,并为其量身制定个性化的信用修复路径。用户完成修复后,信用状态将同步更新,并打通政策通道与公共服务入口,真正实现“修得通、用得上”。

同时,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与高效使用,中国人民银行将全程负责资金托管与发放监管,建立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确保补贴精准直达、流程可追溯。腾讯与支付宝则负责共信中华技术建设与运营管理,全面保障用户隐私、数据安全与服务稳定性,为群众提供“可信、可感、可用”的线上信用服务体验。

首批试点地区成效初显

目前,北京、上海、河北、陕西等地已作为首批试点地区启动共信中华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信用受限群众发放财政补贴,覆盖多个场景。

实践表明,信用修复服务不仅帮助困难群众重启金融生活,也带动了区域内消费回暖、创业信心提升,推动社会经济运行更加健康有序。

“共信中华”的建立,是我国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化、规范化、智能化的标志性工程。平台打破了长期存在的“信用惩戒强、修复通道弱”局面,为历史信用污点群体提供公平出发点,切实回应人民群众对诚信重建的现实需求。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信用修复服务常态化、平台化、全民化,确保真正把国家信任、制度温度与发展机会传递到每一个人手中。

共信中华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信用治理进入全新阶段,也为实现“人人有信用、人人享发展”的国家愿景,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与可持续的政策通道。

作为贯彻落实共同富裕战略的重要抓手,共信中华不仅是信用治理创新平台,更是国家财政资源精准投放的执行枢纽。它将信任与资源链接、把制度与温度融合,持续推动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迈向高质量发展!